大家好,我是来自2022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二班的曹凯翔,我今天要讲解的是东北抗联精神。
沈阳柳条湖,一座残历碑威严矗立,苍穹之下,警钟长鸣。翻开的日历上,铭刻着一个中国人民永难忘却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临近中秋,凉意已深,晚上九点熄灯号后,驻扎沈阳城北的东北军第七旅,约7000名官兵熄灯就寝。10点20分左右,距离北大营800米的南满铁路,岭桥湖段,一声巨响,铁路被炸断,日本关东军指责中国军队炸毁了铁路,并向北大营发起进攻。多年后真相揭晓,世人才了解,制造这起事件的是7名日本工兵,为首的叫河本末守,他们炸毁铁路后,逼迫两名中国百姓,穿上东北军士兵的军装,然后开枪把他们打死,捏造了中国人作案的假现场。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策略,拥有世界一流装备的20多万东北军,撤入关内,只有2万多人的日本关东军,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并扶持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广袤的东北大地,3000多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还我河山,驱逐日寇,还我河山,驱逐日寇。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侵略者的历史重任,九一八事变后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很快受党组织派遣,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来到极端恶劣的东北战场,永赴国难。到原来的工作比较深入的地区,就是农村,到农村去,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自己的武装。日本帝国主义为占领整个中国,妄图彻底消灭抗联队伍,1937年7月,日本开始实施残暴的“三江特别大讨伐”,之后又强力推行所谓的民匪分离,归屯并户暴政,把广大百姓强行驱逐,围困在一个个封闭的“集团部落”里,彻底切断了抗联部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住所没了,供养没了,兵源没了。抗联战士被逼进深山继续战斗,没有粮食,怎么办呢,啃树皮,冻死饿死病死的这个数字,不次于在战场上被打死的。1940年2月,在吉林东部的深山老林里,杨靖宇将军率领的部队,在数倍于己的敌人追剿下,曾经的几百人,已经只剩下五六个人,随着军区部长胡国臣等人的叛变,将士们赖以栖身的密营被捣毁,暴露于冰天雪地之中。英雄陷入了绝境,最后剩下一个人,俩警卫员也牺牲了。他说我是第一路军,负责南满地区的,就是我不能走,走了之后这地方不就完了。 2月23日,杨靖宇在突围中不幸中弹身亡,日军十分困惑,数日吃不到粮食的杨靖宇,究竟靠什么支撑了这么久,他们残忍的剖开杨靖宇的遗体,然后目瞪口呆。发现尸体里面一粒粮食也没有,就是草根棉絮这样的东西。作为与杨靖宇并称“南杨北赵”的北满抗联总司令,赵尚志作战勇猛,善用计谋,让日军损失惨重。1942年2月,赵尚志被日本特务枪杀,他的头颅被敌人割下,送往长春请功。作为对手,侵略者用这么一句话定义他,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据统计,十四年抗联斗争史上,牺牲的师以上干部100多位,其中军长就有10位。
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
撰稿:曹凯翔 审核:唐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