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化工、煤矿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在安全工程设计、监察管理、检测评价、安全教育与培训、职业卫生服务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化工安全、矿山安全技术、工程地质学
就业与发展方向:毕业生能够在政府应急部门、科研院所、中外企业单位、安全中介机构以及化工、矿山、建筑、交通等大型工矿企业,从事应急管理、安全监察、安全管理、安全评价与咨询、安全培训、事故应急救援等工作。
测绘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时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定位、新需求,以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培养能适应国家测绘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系统地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实景三维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等领域,从事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GNSS原理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大地测量学、数字地形测量
就业与发展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国土与房产、建筑、水利、电力、国防、测绘、地图等单位,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人文科学素养、社会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新能源专业理论基础,掌握新能源系统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生产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维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适应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技术、能源化工、生物质能转换原理与工程化、光电转换原理、储能原理与技术、风能转化原理与技术等。
就业与发展方向:毕业生可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应用、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亦可考取研究生或职业资格证书。
应急技术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职业素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强烈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应急技术、应急管理等知识和能力,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共安全、矿山、化工、消防、建筑施工等行业和领域从事风险识别与评估、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物资管理、预案编制与管理、应急演练、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应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安全管理学、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抢险救援技术、运筹学、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安全仿真与模拟、燃烧与爆炸、矿山灾害与防治、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技能训练、公共安全预案、工程地质学、流体力学、灾害风险评估、应急演练设计、安全与应急法规
就业与发展方向:毕业生可在应急、消防、气象等政府部门或能源、化工、建筑等企业的安全管理岗、救援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灾害防控、应急预案制定、风险评估、应急救援协调、安全技术研发及公共安全管理等工作。